OpenAI女CEO太狠了!智商148,GPT-5才是真印钞机
【导读】GPT-5来了!智商148、数学纪录被刷新、英伟达点头认可,但OpenAI真正的杀手锏,不在智商,而在分配智商的「路由器」。
为什么,但免费用户沸腾到要限流?
为什么一个聊天模型,会突然懂得「花钱买成果」?
为什么OpenAI用GPT-5在下一盘大棋,可能让广告公司和搜索引擎都睡不着?
答案,全藏在一个看似普通的技术名词里——路由器。
它不仅能决定GPT-5的「智商」,也决定了OpenAI的「钱途」。
GPT-5是真「天才」
对许多ChatGPT Pro和Plus用户等「真爱粉」来说,GPT-5让人失望,呼吁GPT-4回归。
你要真觉得GPT-5智商不行,那就大错特错了。
GPT-5 Pro智商高达148,真超越了人类天才的140!
此外,在多个基准测试上,Epoch AI独立评估了GPT-5,表现非常亮眼:
在数学上,GPT-5表现尤其突出,刷新了FrontierMath和OTIS Mock AIME 2024-2025的最佳纪录;
在编程测试SWE-bench Verified上,GPT-5进步明显,稍低于Claude 4系列;
在GPQA多选题测试中,逼近或略高于Grok 4和Gemini 2.5 Pro。
左右滑动查看
在推理和编程上,GPT-5得到了英伟达的认可。
但相比这些成绩,OpenAI这次更在意的是「钱途」。
致力于半导体和AI分析的SemiAnalysis认为:「为广告变现和超级应用,GPT-5搭建新平台」。
为了GPT-5,OpenAI的Anuj Saharan透露算力增加了15倍,动用超过20万块GPU,服务7亿用户。
而7亿ChatGPT用户里,免费用户才是主流——他们才是OpenAI变现的关键。
OpenAI变现之路
重度用户会失望是情理之中:这次更新本就不是为他们准备的。
对OpenAI来说,最大的机会恰恰在于这部分人——那些目前只是偶尔使用ChatGPT、还没有贡献收入的用户,如何让他们「间接付费」,才是商业化的关键。
如果只盯着模型能力,分析师往往忽视了一个更大的图景:ChatGPT正在迅速积累网络效应。
2023年11月,它都没挤进去全球访问量前100;而现在,它已经升至第5。
ChatGPT访问量超过X/Twitter、Reddit、WhatsApp、Wikipedia,并正迅速逼近Instagram、Facebook、YouTube和谷歌
榜单上的其它网站无一不是成立多年的老牌平台,而ChatGPT.com的崛起速度与未变现用户的体量,令人惊叹。
但这一切,会随着GPT-5的发布发生转变。
OpenAI正通过「路由器」,为迅速崛起的ChatGPT商业化铺路搭桥,打响了AI大规模变现第一枪。
路由器才是GPT-5真正的重头戏
OpenAI介绍GPT-5的网页中,第二段提到的「One United System」(统一系统)专门聚焦于路由器,措辞耐人寻味。
订单GPT-5由三部分组成:
一是能够回答绝大多数问题、 智能且高效的基础模型;
二是专门处理更复杂难题的深度推理模型(GPT-5 thinking);
三是实时路由器,它会根据对话类型、复杂度、所需工具,以及用户的明确意来迅速决定调用哪种模型。
从成本和性能两方面看,路由器都至关重要。
成本端:将部分请求分流到mini模型可显著降低算力开销;
性能端:它首次让海量用户接触到「thinking」——即CoT(Chain of Thought,思维链)推理。
OpenAI不同模型每百万token的成本的比较
过去,超过99%的免费用户,从未用过类似o3的深度思考模型;如今,对他们而言,ChatGPT迎来的是「质变」。甚至奥特曼发文庆祝推理模式太火,要限制试用次数!
上线首日,推理模型的日活用户飙升:免费用户数量激增7倍,付费用户也增长近3.5倍。
显然,路由器只是一个新功能,可真正的惊喜,还在后面:未来,它会持续根据用户偏好评分自我学习。OpenAI也承诺模型效果会不断提升。
但最危险的伏笔已经埋下:
只要给查询请求打上「商业价值」标签,路由器瞬间变身广告分配器。
使用在线竞价的在线广告投放过程
AI广告变现,奥特曼已改口
将免费用户的使用体验进行集中管理,为未来的变现策略留出了大量想象空间。
这种商业化的思路,其实OpenAI暗中布局已久。关键节点,发生在今年5月:OpenAI任命Fidji Simo担任应用产品CEO。
她的加入不仅是一项人事调整,更是战略方向的暗示。看看她的履历就能明白端倪。
eBay(2007–2011):早年电商经验。
Facebook(Meta):从产品经理一路做到「Facebook App负责人/副总裁」。
在Meta,她成功证明了她的「变现超能力」——主导视频自动播放、信息流广告、移动端和游戏收入方案,被公认为能把流量转化成广告收入的顶级操盘手。
而现在,她来到了一个过去十年增长速度最快、但尚未变现的平台——ChatGPT,这一切似乎水到渠成。
与此同时,奥特曼也改变了对广告变现的看法。
过去,他谈及「广告」时口径强硬:
说实话,我个人讨厌广告。我承认广告曾为早期互联网提供了商业模式,但广告和AI的组合让我感到非常不安。广告,对我来说应该是迫不得已时才会选择的商业方式。
但在最近的采访中,他的表态却明显缓和:
我并不完全反对(广告变现)……如果跟社交媒体或搜索相比,你至少能感知自己被变现。假如我们 绝不篡改LLM的回答内容 ,而是在用户点开某个链接后抽一点交易佣金,也许挺可行。OpenAI有可能做广告,只是挑战不少。
他甚至提到「take rate」(抽佣)、「affiliate model」(联盟分成)等变现模式。这几乎直指OpenAI的变现新方向。
而这一切的关键,正是GPT-5中的「路由系统」。
「AI路由器」变「印钞机」
有了路由器,ChatGPT不仅能判断该用哪种模型,下一步就可以判断该不该赚钱。
逻辑链条非常简单:
理解意图——用户是在搜索信息、写作,还是购买?
判断价值——这条查询能否带来交易或佣金?
触发流程——调用外部工具、跳转合作方、收取「过路费」。
最终形态,很可能是「主动式AI助手」:帮用户决策、比价、下单,er OpenAI则从每笔交易中抽取固定比例.
这既契合「AI应真正有用」的愿景,又实现免费用户的规模化变现。
简而言之,路由器不是终点,而是通向免费用户商业化的「奠基石」;配合Fidji Simo的商业化经验与奥特曼新近的态度转变,ChatGPT正在为下一波盈利模式悄然排兵布阵。
那么如何通过「智能体助手」(Agentic Assistant)这种形态,对齐奥特曼所追求的「AI组人的愿景」,以及通过分成实现变现的双重目标?
降维打击:智能体购物
先对比一下智能体式购物体验(Agentic Purchasing)与传统搜索。
与搜索相比,大语言模型(LLM)一个独特的核心特征——边际成本可按需扩张。
这与搜索时代的商业逻辑截然不同。
在聚合理论中,著名分析师Ben Thompson指出,传统互联网公司新增一个用户的边际成本几乎为零:搜索引擎虽然有固定开销,但处理一条额外查询几乎不花钱。智能体与LLM颠覆了这一假设。
文章链接:https://stratechery.com/aggregation-theory/
过去的软件世界里,「多花钱≠更好结果」;而如今,形势变了。引用Arc-AGI的说法:如今,软件领域再现边际成本,而且这个成本与结果质量之间呈正相关——你花得越多,得到的答案越好。
在AI领域,这种现象尤为明显:你可以选择使用更多的推理token、更多算力,来获得更深入、更优质的回答。也就是说,AI回答质量和资源投入之间首次建立了直接的成本关联。
我们不妨将这种逻辑应用到一个新的消费场景中。来看两个例子:
普通的信息类查询:「为什么天空是蓝色的?」
商业价值极高的查询:「附近最好的酒驾辩护律师是谁?」
在路由器问世之前,系统无法区分查询价值;上线后,第一条低价值问题可被分配给GPT-5 mini,无需调用工具,也无需推理,服务成本几乎降到搜索级别。
搜索引擎则始终用固定成本返回一页排名结果,顶端或许再加一段AI摘要——供应是固定的,无法根据问题难度动态投入更多资源。
也就是说,搜索引擎的响应几乎是「固定的」,而ChatGPT的响应能力是可「弹性扩展」的。
那个酒驾律师问题暴露了终极真相:
在谷歌:你看到的是竞价排名广告墙
在ChatGPT:AI会像顶级销售那样判断——「这个客户值得我烧$50算力,因为成交后能赚$2000律师费」
广告业最恐惧的场景出现了:AI不再卖广告位,而是直接参与交易分成。
当LLM能精准评估每个问题的商业价值时,搜索引擎的CPC(单次点击成本)模型就像马车对抗坦克。
这就是智能体系统带来的根本变化:不再是为所有查询提供统一质量的答案,而是通过「动态供给+商业价值识别」的能力,实现真正的差异化响应与智能变现。
这一切得益于路由器。GPT-5可以为该查询预留50美元算力:
先制定行动计划;
再收集案件信息、检索本地律师、评估谁能最快响应、结合你的预算;
随后代表你同时联系多位律师。
它甚至可「智能体式」(Agentic)地主动洽谈,因为此类请求的转化率更高。
这样的ChatGPT极具实用价值,与用户意图高度契合,同时也为服务提供方输送高价值潜客——既不打扰体验,又足以让众多免费用户立刻尝鲜。
这种模式并不限于服务。凡是购买意图强烈、适合智能体下单的商品——如日常杂货、电商商品、机票、酒店——都愿意为推荐支付佣金。
ChatGPT由此有望演变成2C的「超级应用」,成为人们日常规划、购物和基础服务的智能代理。
用户不必通过订阅付费,而是以成交抽佣或广告提成的方式「隐形」买单。
AI依旧输出最佳答案,却能瞬间为企业带来高价值业务,而后者也乐于为这种高效导流支付分成。
蛛丝马迹早已写在发布日志里
在GPT-5的发布说明中,你已经能看到未来商业化的投影:官方高调展示了Gmail、谷歌Calendar的集成,以及面向电信、零售、航空等行业的全新工具使用基准。
想象一下:与其在搜索广告上烧钱获客,不如直接让一位乐于助人的AI助手帮你选出所在社区最划算的宽带套餐——这就是路由器铺就的道路。
事实上,这一切并非空想。
今年1月,Instacart已上线智能体代客下单功能。当时的InstacartCEO也入职了OpenAI——齿轮早已转动。
更有甚者,Anthropic、OpenAI等AI实验室正向创业公司支付数十万美元,要求它们仿建热门电商站点,让RL智能体练习端到端完成交易。
变现问题不是「是否会发生」,而是「何时全面落地」。
未来图景触手可及:你只需告诉ChatGPT「帮我规划本周晚餐菜单」,它便提出多套方案并自动把配料加入购物车;待你确认后完成结账——搜索引擎被彻底绕开。
几乎所有可以通过AI助手完成调研、计划的消费决策,都有可能转化为真实的商业交易机会,只要企业足够快速地与ChatGPT建立合作关系。
企业也会迅速拥抱这种新消费习惯:订机票、网购、点外卖……只要能接入网站和支付接口,就能在「免费」应用里通过交易抽佣实现变现。
虽然距离全面实现尚有路程,但路由器是必不可少的第一步——负责区分「轻量查询」与「高商业价值意图」,并将动态响应送达用户。
这既契合奥特曼对「非侵入式广告」的愿景,也让ChatGPT继续以免费可信顾问的身份服务大众——帮助用户完成日常最重要的决策之一:购物。
而OpenAI与Shopify的结账集成已经在路上。
参考资料:
https://x.com/EpochAIResearch/status/1955411474026991684
https://semianalysis.com/2025/08/13/gpt-5-ad-monetization-and-the-superapp/#
声明:本文转载自新智元,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社区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,本文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建议,若有版权等问题,点击这里。

游客
- 鸟过留鸣,人过留评。
- 和谐社区,和谐点评。